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内容

一切为了特高压

[宁波电工电气协会]发表于 2013-08-14 14:04:56 阅读次数:0

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是继晋东南至荆门工程后的第二条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是我国首个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路的示范工程。该线路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到达上海,全长656公里,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输电工程,工程建成后年输电能力达500亿度,将有效保障浙江、上海的电力供应。该工程预计于9月底正式投运。在投运前,本报记者来到安徽,走访了正在酷暑中战斗的一线电力员工。
8月6日,安徽淮南,午时的气温达41摄氏度,皖电东送特高压工程淮南站启动调试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全钢制成的变压器表面温度飙升至50度,“煎个鸡蛋不成问题。”今年夏季,酷暑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就在这滚滚热浪中,长衣长裤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已经坚持工作了2个多月。
科技攻关 创世界纪录
今年刚满50岁的杨道文是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状态检测室主任,也是皖电东送工程皖南站的工作负责人。杨道文和同事一起忙活了近6个月的皖电东送工程,是我国首个1000千伏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和已运行的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相比,其技术难度和设备要求更高。该项目一旦投运,就意味着我国不仅将在特高压理论创新、技术攻关、工程实践方面取得全面突破,还将成为世界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成功掌握并实际运用这项尖端技术的国家。
因此,2012年5月18日,由安徽电科院独立承担1000千伏淮南站和皖南站特殊交接验收试验的消息一传来,该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顿时沸腾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该中心上下既“压力山大”又倍感振奋。独立承担两个特高压变电站的试验任务,这对全国省级电力科研机构来说还是第一次。其中,难度最大的当属主变局放和GIS耐压两个试验。
7月10日,皖南站最后一个阶段耐压试验,被试设备A相试验过程中发生放电现象。为确保设备质量万无一失,国网要求将故障处理后的GIS现场耐压值由原来的880千伏(出厂试验值的80%)提高为1100千伏(出厂试验值的100%)。
为此,技术人员反复论证了试验方案、安全保障措施及试验设备承受的极限情况等,并考虑到环境复杂及电磁干扰强等多种不利因素,制定了详细的试验紧急情况预案措施,确保试验全过程的严格管控。7月15日,该院技术人员重新组装沉重的串联谐振设备,再次确认各试验气室压力、CT二次短路接地、开关及闸刀状态位置等,完成了试验设备的空试工作。随后,被试特高压GIS设备一次性顺利通过了1100千伏一分钟交流耐压试验的严格考核。一项刷新了GIS现场交接试验领域最高耐压值的世界纪录产生了。
为按期投运 智力体力双比拼
“80后”小伙朱太云,2010年从西安交大博士毕业进入电科院工作。3年后,他已成为皖电东送皖南站和淮南站现场电气试验技术负责人。“参与特高压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从设备、参数怎么选,到现场试验方案怎么做,每一步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特高压设备的高电压、大容量特性,对试验设备要求很高,安徽电科院原有的试验设备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历经一个月夜以继日的努力,朱太云完成了《1000千伏特高压现场交接试验设备选型方案》,全面涵盖了主变、GIS、高抗、地网测试等在内的16项试验项目的试验设备参数计算和选型依据,明确了已有和需采购的试验设备清单,其适用性和合理性均获得了国网的肯定。
谈起参与这项工作后的感受,朱太云说:“很累。平时我们任务就很重。承担特高压试验任务后,原来的工作计划就被打乱了,都要为特高压让路。为了不耽误工程的工期、压缩总的试验时间,有时两个站要同时开展试验。淮南距芜湖300多公里,来回奔波。不仅考验智力,还考体力。”
从2月底进场以来,朱太云和同事们放弃了周末和假期,从早忙到晚,在同样的时间里,承担了以往数倍的试验工作。目前,淮南和皖南站的设备安装基本结束。8月6日,淮南站500千伏配套工程的启动调试工作告一段落,接下来,两个站的站内调试和全线贯通调试还在等待着他们。 

                                                                  来源:中国工业电器网
【宁波电工电气门户转载 宁波电工电气协会 [新闻]信息】